以前找工作可能要靠熟人介紹或毛遂自薦,但進入互聯網時代後,幹啥都方便多了。 比如找工作這事兒,隨便在手機應用市場上一搜,就能找到很多相關的App。 比較出名的有58同城、智聯招聘、BOSS直聘和前程無憂這幾個,很多小夥伴即使沒用過,廣告都聽得能背下來了。
因為小雷剛出來找工作時,就把這幾個App輪流着用,正所謂多點開花才能更快找到工作嘛。
BOSS直聘>58同城>前程無憂≥智聯招聘。 BOSS直聘排第一應該是公認的,雖然現在裏面的環境比以前複雜,但直接跟HR交流的方式顯然要高效得多。 而58同城嘛...小雷説實話,其實並不好用,但是有句話是這麼説的:“全靠同行襯托”。
小雷在這兩個App投完簡歷,要麼投到的是貨不對板的培訓機構,要交錢入職的那種,要麼是HR看完簡歷不理人。
結果今天315,小雷還真看到了招聘App出事兒了,咱們在智聯招聘投過的簡歷,可能已經被人用來賣錢... 簡歷又被黑產利用要説那種方式能得到最詳盡的個人信息,簡歷其中一種。
而個人簡歷這種詳細又不難獲得的個人信息,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黑產瞎搞了。 以前有一塊錢買別人簡歷的黑產,手握上萬份簡歷資源的奸商把簡歷轉手賣給騙子,讓騙子根據個人詳細信息進行精準詐騙。
而如今,智聯招聘它又來事了,“榮幸”地登上3·15晚會。 除此以外,還有前程無憂和獵聘兩個被網友所熟知的招聘App。
進入一個大羣后,發現整個羣是個有上千人的簡歷黑產羣。 什麼簡歷可測試,什麼大量歷史數據,歡迎老闆來騷擾等等在羣裏瘋狂刷屏,黑產販子等待金主爸爸找上門談生意。 記者找上一位賣家,對方表示只需7元就能買到一份個人簡歷,還可以挑選全國各個地區的簡歷。 記者為了查證,特意花七塊錢買了份簡歷,結果對方還真發了一份簡歷過來。
最騷的是,賣家甚至把所有拿到手的簡歷進行了入庫,隨時可以按工作經驗、地區、年齡、性別等條件篩選簡歷。 這就很離譜了,連黑產販子都開始科技化,指不定以後幹出更過分的事。 為了再進一步查證,記者還打通了簡歷上的電話號碼,確認過那位女生就是簡歷本人,並且在智聯招聘投過簡歷。 在智聯投過簡歷的小雷,此時心拔涼拔涼的...
顯然,這次不是內鬼作祟,而是智聯的審核機制過於簡陋。 只要招聘者在智聯招聘App註冊,並上傳營業執照和法人信息賬號,很容易就註冊為企業賬號。
不過此時能看到的信息比較有限。 那咋辦咧,此時只需點擊下載簡歷,按提示支付60塊錢即可查看詳細的求職者簡歷。 而簡歷又分為三種級別,校園、白領和金領三種。
只要企業賬號花錢買了簡歷,這簡歷就如同自己所屬,想幹嘛就幹嘛... 因為智聯壓根就沒有對後續進行監管,只是在條例上寫上一些限制。
而且,求職者根本不知道,只要企業肯花錢就能無限制下載簡歷啊。
接下來花錢即可隨意下載求職者簡歷,做到真正的為所欲為。 最後看到這裏,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。 以前小雷是在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都投過簡歷的,並且真真實實被電話騷擾過,對方也知道我的相關信息。
此時小雷仍然能在智聯官網找到這樣一句話:“智聯招聘視用户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為自己的“生命線。” 現在看來,這句話可能連智聯自己都不相信吧。 值得點讚的是,OPPO和VIVO應用商店反應迅速。
應用商店作為手機用户下載App的第一入口,確實也得把好關。 畢竟如今安卓各大應用商店環境還是比較複雜,各種山寨App時不時上架,別説中年人了,咱們年輕人都可能被迷惑上當。
既然知道,更不應該視而不見,把用户的隱私看得輕於鴻毛吧。 同為打工人的小雷竟從中感到一絲心酸,找工作簡歷被賣,上班被996瘋狂壓榨,發工資還得還一半給花唄。 希望這次被315曝光後,這些招聘App能加強監管,給咱們打工人提供更好的找工作環境吧。 |
|